back icon
搜索
jz icon
本文遵循较真内容原则
车内暴晒后过夜的瓶装水不能喝result img
流传说法:车里放的矿泉水暴晒以后,会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辛脂(DEHP)、双酚A,可致癌。因此,只要是经过暴晒过的瓶装水、矿泉水,即便只是过夜也不能饮用。
较真鉴定谣言
查证要点

1目前大多数塑料瓶都采用1号塑料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一些报道认为,PET长时间高温使用会释放出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辛脂等塑化剂。

2事实上,制造PET时并不需要塑化剂。而且,PET材料结构相对稳定,发生化学变化需要高温,车内温度一般达不到。

3有人做过测试,将没有开封的瓶装水放置在车内前挡风玻璃下暴晒一个星期,之后送去检测,并未检出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等可能致癌的增塑剂,总的菌落数也没有明显的变化。

4因此,网传说法其实是夸大了,仅仅一天暴晒隔夜后依然可以放心饮用。别再把后备箱中一箱的矿泉水都扔掉了,很是浪费。

时间·2018-03-28

来源

·

腾讯较真

腾讯较真联合腾讯汽车策划“汽车较真 一路同行”专栏,每周我们会针对汽车领域热门谣言和不实说法进行查证,邀请用车方面的专家为大家讲解汽车知识。今天是第二期。

1、车内暴晒后过夜的瓶装水不能喝?

undefined

流传说法:车里放的矿泉水暴晒以后,会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辛脂(DEHP)、双酚A,可致癌。因此,只要是经过暴晒过的瓶装水、矿泉水,即便只是过夜也不能饮用。

较真鉴定:耸人听闻

目前大多数塑料瓶都采用1号塑料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一些报道认为,PET长时间高温使用会释放出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辛脂等塑化剂。

事实上,制造PET时并不需要塑化剂。而且,PET材料结构相对稳定,发生化学变化需要高温,车内温度一般达不到。

有人做过测试,将没有开封的瓶装水放置在车内前挡风玻璃下暴晒一个星期,之后送去检测,并未检出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等可能致癌的增塑剂,总的菌落数也没有明显的变化。

因此,网传说法其实是夸大了,仅仅一天暴晒隔夜后依然可以放心饮用。别再把后备箱中一箱的矿泉水都扔掉了,很是浪费。

2、指甲油、牙膏可以修复细微划痕?

undefined

流传说法:网上流传着一个修复汽车划痕的好办法——涂指甲油。该说法称:指甲油与喷漆用的油漆是一种材料,可以防止车漆氧化生锈,对轻微、中度划痕都比较有效。

较真鉴定:以偏概全

这个看起来似乎不是谣言,有车主实力证明:利用牙膏指甲油真的可以修复细微划痕。

但是,眼见不一定为实,从长期来看,这么做并没有实质性效果,原因如下:

牙膏在修复划痕时的效果,相当于刮腻子补平,而指甲油就相当于外层配色漆。

牙膏的作用暂且不提,就单单用指甲油配色就不太靠谱,因为你很难找到一款指甲油和汽车颜色完全一样。

并且,补完之后,指甲油的抗外界能力不强,很短的时间内就黑掉了,没准比没补之前还要显眼,这就不如不补了。

因此,只能说,指甲油、牙膏搭配确实有一定的修复能力,但是效果很差,而且不能维持长久。

3、马桶搋子能开车门?

undefined

流传说法:网上流传一段让人“大开眼界”的短视频。视频中,一名男子手持马桶皮搋子,在几辆车门把手的下方吸两下,被锁住的车门居然轻松被打开了。

较真鉴定:移花接木

这个视频早在2014年就已经在网上流传,不过后来证明,视频仅仅是障眼法而已,无论是什么车型车款,根本不可能仅仅利用马桶搋子来开门。

为了验证视频的真实性,新京报记者专门购买了马桶皮搋子,在停车场找了几辆不同车型的汽车进行实验。

实验表明,马桶皮搋子根本打不开车门。记者用皮搋子吸几下车门把手下方位置后,要么车身剧烈晃动,要么皮搋子被分离,但都未见车门被打开。

事实上,皮搋子吸车门的力与车锁开锁的方向不一致,无法打开车门;就算外力强行打开,带电子防盗系统的汽车也会发出警报声。

本身就是恶搞,当然也就不存在什么原理,纯属娱乐而已,勿要当真。

4、日系车普遍铁皮薄、自重轻、不耐撞,不如欧美车?

undefined

流传说法:一般人的印象中,日系车大多带有“铁皮薄”“自重轻”“省料减配”等标签,似乎提及安全性,日系车远不如美系车、欧系车来的结实。

较真鉴定:无中生有

没有指向性的多款车型横向比对,这个命题本身就不是非常严谨的。

其实,不少日系车在欧美国家中的碰撞成绩十分优异,并不存在明显的不够安全。相反,在车辆整体结构方面的优势,往往获得的评分远比很多欧美同级车来的高。所以,日系车“安全性差”这块,确实应该打上一个问号。

至于铁皮薄、漆面薄等问题,也不可一概而论,因为很多实验证明,安全性与铁皮薄厚并没有直观必然的联系,安全性好坏大部分还是由车辆结构所左右。而在这方面,日系车本身并不差。

5、开车时给手机充电会增加油耗吗?

undefined

流传说法:除了随身携带充电宝之外,很多朋友选择买一个车载充电器,边开车边充电,有说法称,开车用车载充电器,会增大油耗。

较真鉴定:夸大其词

从原理上来说,既然用电,无论功率大小,都会给发电机和引擎造成一定的压力,油耗应该也会增加。

那么到底会增加多少油耗呢?

粗略估算的话,一般车载手机充电器功率是几十瓦,汽车发动机的功率是几百千瓦,两个的比值在万分之一左右,折算成百公里油耗的话,增加的油费还不到1分钱。

所以只要是质量合格,安全稳定的车载充电器,还是放心使用吧,不要纠结这点钱啦。

不过,有一个说法是要引起注意的。那就是,车载USB接口本身是为了音频数据传输而非充电。这些USB接口的电流一般只有5V/0.5A,而一般的手机充电至少需要5V/1A的输入功率。所以在利用车载USB接口充电时,手机不仅充电很慢,还会严重发烫,使用手机功能时还有可能出现电量不升反降的情况,长此以往会造成手机电池受损。

所以,与其担心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油耗,不妨担心手机的受损情况。在选择车充时,要看车充的功率,买一个足量输出的、品质高的车充,不要图便宜而毁掉一部手机。

参考文献共0
终结谣言上腾讯较真 专业查证 | 粉碎谣言 | 守护真相
前往关注

ask logo提问

share logo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