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con
搜索
jz icon
本文遵循较真内容原则
及时正确服用艾滋病阻断药可阻断感染风险result img
流传说法:专家表示,如果怀疑存在感染的可能性,应在72小时内正确服用艾滋病阻断药,连续服28天,能大概率成功阻断病毒感染。
较真鉴定确实如此
查证要点

1在72小时内正确服用艾滋病阻断药,连续服28天,能大概率成功阻断病毒感染。

2即便超过72小时,药物也是有作用的,有相当几率阻断病毒感染。

3在当地的疾控中心、传染病医院或大型公立医院皮肤性病门诊可以买到这种药。

时间·2018-11-21

来源

·

腾讯较真

undefined

近日,网络上流传起通过传播艾滋病报复社会的消息,一则是售卖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一则是艾滋病患者通过恶意滥交使多人患病。由于,国家有关部门未有相关的重大案情通报,所以大概率可以判断,两个消息皆为谣言。不过网友们最为担心的问题是,如果真的发生恶意事件,艾滋病是否会被大肆传播?为此,大家不妨先了解一下艾滋病病毒的传染特点。

undefined

( 网传“出售艾滋血液”的信息截图 )

undefined

 (网传“通过性接触恶意传播艾滋病”的信息截图) 

一、艾滋病病毒通过三大途径传播,感染须同时满足四个要素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主要经性途径和体液传播的慢性传染病。[1]它的三大传播途径如下:

1、接受了被HIV污染的血液

2、同HIV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 

3、被感染的母亲传染给未出生的婴儿

病毒能否感染,这要看是否能同时满足以下四个要素。[2]

1、排出:HIV在患者的新鲜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乳汁和伤口分泌液中含量较高。排出即是病毒通过感染者的以上体液排出体外。

2、存活:HIV只能存活于宿主血液及体液内,一旦离开宿主暴露于空气或消毒剂中就会很快死亡。

3、足量:只有病毒含量很高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伤口渗出液才可能引起传播。(具体能导致感染的病毒数量目前未有定论,会与人的免疫系统水平有关,有个体差异性。)

4、进入:只有当被接触者的皮肤或者粘膜(如眼、鼻、口腔等)的屏障功能受损,大量的活病毒通过功能受损的皮肤或者粘膜进入人体内接触到淋巴系统,且不被免疫细胞全杀光的条件下进行不断复制,才会实现传播。任何微小的炎症或外力外伤都可能造成皮肤黏膜屏障功能的失衡,进而将易感者暴露于巨大的不确定风险中。

第一则谣言,确实命中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血液传播。那么,假设真有人售卖含有HIV的血液,能否引发传播呢?

undefined

笔者认为,同时达到那四个传播要素的概率不大。因为一是抽取血液的患者处于什么发病程度,血液中的病毒含量是否足够多,这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二是由于艾滋病病毒离开宿主极易死亡,自行储存的血液受温度、密闭条件等限制,病毒还具备活性的可能性不大;第三要想感染他人,需要将血液要么直接输入他人体内,要么足量、直接涂抹到他人的伤口上或者粘膜破损处,这样做很难不被别人发现,从而躲避。除非在他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了被感染血液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拔牙工具等,才有可能被感染。或者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一只未消毒的注射器,被留在针头中的病毒所感染,这也是吸毒人员作为艾滋病易感人群的原因之一。所以,要想通过血液大肆传播HIV,并不是那么容易办到的。

但由此我们也需要注意防护,当有输液、针灸、拔牙等需求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诊疗,那里有着非常严格的消毒管理制度,能把感染传染病的风险降到最低。廉价纹身同样有风险,网友们需要警惕。

二、无保护性行为容易造成艾滋病病毒感染,但也更容易防护

至于第二则谣言,它反应了一个更常见的传染途径——无保护的性行为。具体来说,同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无论是同性、异性之间的、无保护的性接触都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艾滋病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的病毒,在性活动(包括阴道性交、肛交和口交)时,由于性交部位的摩擦,很容易造成生殖器黏膜的细微破损,这时病毒就会趁虚而入,进入到未感染者的血液中。值得注意的是,因为肠粘膜更易破损,所以无保护肛交的危险性比阴道性交的危险性更大。[3]

如果缺乏防护意识、放纵自己滥交,那么被感染的风险就会提高。但其实这个传染途径也容易防护。第一,在发生性行为之前,要清楚性伴侣的疾病史,确保安全;第二,无论做什么形式的性行为,都应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包括口交),做好防护,就可以将感染风险降到最低。

undefined

另外,一般的生活接触(共同进餐、拥抱、握手、礼节性接吻、游泳,共用马桶、浴盆、衣服、被褥、钞票等); 共同工作、劳动(共用办公用品、学习用具、农具等)、蚊虫叮咬、咳嗽、打喷嚏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的,大众没必要在这些方面恐慌。[4]

三、假设有人被传播了HIV或者怀疑被感染,应该尽早服用阻断药并积极检测确认

假设有人不幸中招,被传播了HIV病毒或者发生高危行为,怀疑被感染,应该怎么办呢? 

第一,紧急阻断。

在72小时内正确服用艾滋病阻断药,连续服28天,能大概率成功阻断病毒感染。即便超过72小时,药物也是有作用的,有相当几率阻断病毒感染。在当地的疾控中心、传染病医院或大型公立医院皮肤性病门诊可以买到这种药。[5]

undefined

第二,尽快确诊。

HIV 检测是了解自己是否感染 HIV 的唯一科学方法,需要初筛、复检和确证检测三个步骤。中国各省、市级疾病中心、县级以上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都提供这种检测服务,以及相关咨询(艾滋病资源咨询检测VCT)。并且无论是咨询还是检测,都是自愿和免费的,相关机构也会为患者保密。[6]

如果不幸确诊患病,就意味着马上死亡吗?当然不是。

undefined

 (艾滋病毒通过血液流动示意图) 

感染 HIV 后,如果不及时抗病毒治疗,经过 5~10 年的潜伏期,将会发展至艾滋病期,出现严重的机会性感染、肿瘤等疾病,最终导致死亡。对男男性行为者来说,艾滋病潜伏期可能会更短。但是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并坚持按时、正确服药,使病毒处于抑制状态,就可以让身体保持相对健康,生活不受到太大影响。[7]这种情况下艾滋病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慢性病。患者可以到当地的抗病毒治疗定点医院,或疾控中心免费领取抗病毒治疗药物。

不过由于艾滋病还不能被治愈,也没有疫苗,一旦发病,就会攻陷人体的免疫系统,死亡率非常高。所以对于这个病的重点在于防,亡羊补牢只是没办法的办法。

四、知道自身和伴侣的感染状况是很重要的

近年来,中国艾滋病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皆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截至2018年6月30日,全国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820756例,报告死亡253031例。[8] 我国还有约30%的感染者不知道自己的感染状况。对于即将到来的第31个“世界艾滋病日”(2018年12月1日),中国的相应活动主题为“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旨在提高公众对艾滋病检测的认识,促进主动检测,早检测、早发现、早治疗。[9]

参考文献共4

11. 《传染病学》,杨绍基,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99

22-7.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控制中心网站http://www.chinaaids.cn/

38.第五届全国艾滋病学术大会

49.http://news.cri.cn/20181120/a9ee88cf-c514-72e7-d1d5-b37c1373184e.html

终结谣言上腾讯较真 专业查证 | 粉碎谣言 | 守护真相
前往关注

ask logo提问

share logo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