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网上一篇经久不衰的神文,讲述了科学家好朋友老婆旅游后期乳腺癌自愈,而另一位患有结直肠癌的朋友,老老实实去医院接受治疗却去世了,科学家受此事件激励,发现战胜癌症的终极底牌——心脏荷尔蒙。实际上,这个环游世界癌症自愈的故事是编出来的,而心脏荷尔蒙治疗癌症也只在老鼠身上试验过。
2其实,心脏荷尔蒙真正起核心作用的是一个长度为36个氨基酸的多肽,叫血管舒张因子,其发挥抗癌疗效的有效活性浓度是人体生理水平的1000倍,人体完全不可能承受这么高的剂量。所以对于人体,心脏荷尔蒙抗癌根本是一个伪命题。
时间·2019-10-24
来源
·腾讯较真
网上有一篇流传很久的神文,说的是美国科学家威斯利教授,他的好基友得了冠心病,而好基友的太太得了晚期乳腺癌,科学家建议她去医院治疗,但是她没听从,而是选择和老公到世界各地旅游。结果,一年半以后,乳腺癌自愈了,一个癌细胞都找不到。同时,科学家的好基友也摆脱了绝症。
科学家很郁闷,因为他的另外一个好基友,得了结直肠癌,听了他的劝说放弃旅游,老老实实去治疗,然后就死在了医院。
然后科学家痛定思痛,发愤图强,结果发现战胜癌症的终极底牌:心脏分泌的荷尔蒙!
这篇神文大家可能都见识过,名字就叫上帝终极底牌终于揭开:癌症自愈源于心脏”(以下简称“底牌”)。
到底怎么回事呢?生姜做了仔细调查,发现事实是这样的:
·旅游让癌症自愈,没有的事;
·心脏荷尔蒙治疗癌症:只在老鼠上试过,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人被治好过!
“底牌”是一篇中文文章,追根溯源,我查到了研究心脏荷尔蒙的科学家威斯利教授 (David Vesely),他在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健康科学研究中心任职。
但是,在对威斯利教授研究结果的英文新闻报道中,都没有提到过他有两个好基友,也不存在一个得了晚期乳腺癌的好基友太太。恰恰相反,英文新闻里说,威斯利教授研究乳腺癌的起因,是自己的太太在2002年乳腺癌去世。
在“底牌”一文里,好基友夫妇是2003年旅游世界的,旅游了一年半,威斯利教授痛定思痛的时间应该在2005年了。但是,威斯利教授发现心脏荷尔蒙“抗癌”功能的第一篇论文,发表于2003年[1]。
威斯利教授对心脏荷尔蒙的首篇研究论文|图片来源:wiley online library
所以,威斯利教授对心脏荷尔蒙的研究,不可能是受到好基友太太乳腺癌自愈的激发。
所以,这个环游世界世界后癌症自愈的事,就是编出来的,哄大家开心而已。
所以,有时候多学一门语言,你会发现世界并没有那么多编造出来的奇迹。
其实编个奇迹哄大家开心也挺好的,大家小时候听得最多的就是童话故事。但是,就怕真的会有患者被这编出来的故事带到沟里,有了病也不治疗,指望着旅游一趟,就把癌症扔到天涯海角了……
旅游治疗癌症,大家都是听说过、没见过,如果真有,那也是奇迹,不可能谁都遇得上。关键的问题是,威斯利教授发现的这个心脏荷尔蒙,真的能治疗癌症吗?
心脏荷尔蒙(包括图中四种钛)显著抑制癌细胞增殖|图片来源:wiley online library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如果这个癌症是长在老鼠身上的,可以治,因为威斯利做过实验,发表过论文了;但是如果这癌症是长人身上的,目前看不到任何治疗的效果,因为还没有进行过哪怕一例临床试验。
“底牌”这篇中文文章,最早可以追溯到2008年。也就在那一年,威斯利的研究成果在英文媒体上成为热点,然后一个叫Kalos Therapeutics的生物科技公司接手了这个项目。媒体报道中还提到,Kalos 准备融资做临床试验。
Kalos Therapeutics公司|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但是,10年过去了,至今还是没有一个癌症患者尝试过这个心脏荷尔蒙的治疗方法。这一手“终极好牌”,会不会变成烂牌?
根据Kalos公司网站上的资料,曾经有一个I期临床试验,但这是测试心脏荷尔蒙的安全性,试验者也并非癌症患者,试验操作只是进行一次注射,目的是观察一下受试者是否会有不良反应。试验结论是心脏荷尔蒙很安全,没有看到什么副作用。
临床试验的官网,是clinicaltrials.gov。正规的临床试验,即便是测试安全性的I期临床,也会在这个网站上有记录。但是,这里找不到任何跟Kalos公司有关的临床试验,也找不到跟心脏荷尔蒙有关的癌症治疗的临床试验。
有人可能觉得,虽然现在还没有正式的临床试验,但毕竟还是有公司在推进这个项目,应该还是有希望的吧?但是,任何一个有专业知识的人,看了Kalos公司网站的介绍,就会知道这个希望很渺茫。
首先,Kalos公司目前强调的心脏荷尔蒙的亮点只是“无毒、人体自己就能产生的天然产物”。大家听到这个介绍,会不会感觉到熟悉味道?怎么听着就像保健品呢?没有搞定人体疗效,再谈安全性也没有多大用,再安全,还是不如白开水啊。
然后,说到目前这个项目的进展,Kalos公司表示已经将这个心脏荷尔蒙,从原来的126个氨基酸的长度,降低到了36个,目标是降低成更短的多肽。这是什么意思呢?用大白话解释一下,就是这几年啥都没干。根据威斯利教授发表的文献,在2006年之前,就已经知道这个126个氨基酸的蛋白叫Pro ANP,它在人体里又被切割成4个心脏荷尔蒙,其中一个长度为36个氨基酸的,叫血管舒张因子[2]。在老鼠里看到抗癌活性的,是这个血管舒张因子,动物实验数据在2007年就发表了[3],而这也正是让威斯利教授的研究成为新闻热点的原因。
要说谁对心脏荷尔蒙抗癌技术最了解,肯定是Kalos公司。Kalos没有把血管舒张因子推向临床,显然是对其活性没有信心啊!说好的“上帝终极底牌”呢?这好比在赌牌,说是摸了一手好牌,但是迟迟不肯出牌,还想着要换牌,这是几个意思?
心脏荷尔蒙比蛋白小,属于多肽, 其实肽类药物分子的问题在哪,专业的人士都明白:体内半衰期太快。根据文献报道,血管舒张因子半衰期只有30分钟[4]。在人体里,血管舒张因子的浓度是nM级别,而根据威斯利教授的数据,其发挥抗癌疗效的有效活性浓度是uM级别,是正常生理水平的1000倍。
根据血管舒张因子半衰期的数据推算,注射进人体的1000倍浓度的荷尔蒙,只需要5个小时就衰减回到本底浓度。要想维持有效的抗癌浓度,就必须要每天多次注射。
有人觉得,为了战胜癌症,拼了!每天打四针也不是问题,但是,这样就能解决问题吗?心脏荷尔蒙是人体自身产生的分子,强调这一点,是为了让吃瓜群众感觉这个药物的人设是人畜无害的模样。但是,这有意无意之中,这个“人畜无害”的形象让大家忽略了其正常功能。从“血管舒张因子”这名字,就能知道这个肽的生理功能是干什么的了:舒张血管、改变血压。如果长期维持1000倍浓度,血管舒张因子可以把患者舒张成一个行走的荷尔蒙,就是不知道患者的小心脏受不受得了?
如果说心脏荷尔蒙是抗癌的终极底牌,不知道这底牌到底是上帝的,还是魔鬼的?
总结一下,如果非要在“旅游抗癌”和“打心脏荷尔蒙抗癌”之间做个选择,选出一个更靠谱的办法,那我觉得还是选“旅游抗癌”算了,毕竟世界那么大,即便看不到上帝的底牌,也可以到处长长见识,看看各种忽悠。
1Vesely, B.A., et al., Four peptides decrease the number of human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 cells. Eur J Clin Invest, 2003. 33(11): p. 998-1005.
2Saba,S.R. and D.L. Vesely, Cardiac natriuretic peptides: hormones with anticancer effects that localize to nucleus, cytoplasm, endothelium, and fibroblasts of human cancers. Histol Histopathol, 2006. 21(7): p. 775-83.
33.Vesely,D.L., et al., Elimination of up to 80% of human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s in athymic mice by cardiac hormones. In Vivo, 2007. 21(3): p. 445-51.
44.Zhou,Q., et al., Subcutaneous pharmacokinetics of the cardiac hormone vessel dilator. Clin Exp Pharmacol Physiol, 2014. 41(8): p. 565-70.
提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