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con
搜索
jz icon
本文遵循较真内容原则
食用变质黑木耳可能导致米酵菌酸中毒result img
流传说法:据媒体报道,7月29日,浙江金华一家三口吃了浸泡2天的黑木耳出现中毒,其中7岁小女孩出现多脏器衰竭,至今还在ICU病房没有脱离危险。
较真鉴定确实如此
查证要点

1这次中毒事件确实是因为食用了变质的黑木耳,背后的真凶是致命毒素“米酵菌酸”,这个毒素耐热,清洗、焯水无法去除。

2虽然中毒后果很严重,但中毒的概率却很小。日常泡发木耳时要勤换水,不要吃已经有腐败迹象的鲜木耳。如果感觉不适,要尽快催吐洗胃,紧急就医,并如实告诉医生就餐史。

时间·2018-08-11

来源

·

腾讯较真

7月29日,浙江金华一家三口吃了浸泡2天的黑木耳出现中毒,其中7岁小女孩出现多脏器衰竭,至今还在ICU病房没有脱离危险。

看了这个新闻,相信很多人都会有疑问:黑木耳这么家常的食物怎么会有毒?以后还能不能安心吃木耳了?

食用变质的黑木耳确有可能中毒

因食用黑木耳而中毒的事件不止这一次。

2010年8月,西安符先生一家四口吃了炒木耳后竟然离奇中毒,主要症状是头疼头晕、腹痛腹泻,接着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

2015年7月,温州50多岁的陈先生吃了泡发3天的黑木耳后中毒,起初是腹泻,随后全身出现黄疸,最后竟出肺水肿、心功能不全、肝衰竭、肾衰竭等严重症状。

2015年8月,常德邓女士吃了泡发2天的黑木耳,引发食物中毒。从吃木耳到发病大约过了一天,主要是呕吐、腹泻,并伴有头晕、腹痛,3天后出现器官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2016年7月,温州董先生和毕女士夫妻俩吃了木耳炒鸡蛋中毒。董先生吃的少,症状轻,很快自行恢复。但毕女士中毒较深,先是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2天后逐渐发展成肝衰竭、肾衰竭、心肌重度衰竭、全身黄疸、脓毒性休克等,被送入ICU抢救。

木耳中毒真不是空穴来风,那致人中毒的到底是什么?

致人中毒的背后元凶是“米酵菌酸”

先看看这个案例:1984年6月,山东发生一起因食用变质银耳引起的食物中毒。

286人吃了银耳,其中中毒110人,死亡9人,类似案例后来在河南、河北均有发生。

导致变质银耳中毒的是一种叫做“椰毒假单胞酵米面亚种”的细菌,它可产生致命毒素“米酵菌酸”,它的中毒潜伏期最长为3天,多数是半天至一天。

患者初期仅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等轻度症状,随后可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昏迷等症状。

患者一般不发烧,轻者1-3天自行康复,重症者2-4天死亡。

导致黑木耳中毒的元凶是不是就是“米酵菌酸”?

浙江省疾控中心给出的检测结果显示,小女孩的血液样本里发现米酵菌酸毒素。根据新闻报道,中毒事件发生的前一天(7月27日)中午,一家三口在家吃饭,其中一道菜是凉拌黑木耳。据了解,黑木耳两天前就泡在水里,整整两天两夜。

如何避免木耳中毒?

关于变质银耳的相关研究表明:干银耳中并没有毒素,这是因为晾晒过程中紫外线可以破坏毒素。另外,清水漂洗并焯水并不能有效去除变质银耳中的毒素,这说明椰毒假单胞产生的毒素比较耐热。

目前并没有直接针对黑木耳的研究,但由于银耳和黑木耳相近,也可以推测出干制黑木耳本身含有毒素的可能性非常小,主要是泡发时间过长,导致细菌繁殖产生毒素。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周围的环境,泡发时旁边有没有过期变质的食物,泡发容器是否干净等等都需要考虑在内。

综合这些信息,建议大家:

1、 泡发木耳应当勤换水或者放在冰箱冷藏室泡发,避免出现浑浊、发粘和异味(尤其夏秋季)。

2、如果泡发时间较长,忘了换水,出现上述情况时,别舍不得,果断扔掉!

3、如果是鲜木耳,注意不要吃已经有腐败迹象的,比如发粘、流水、有异味等。

4、如感觉不适,尽快催吐洗胃,同时向医疗机构求助或自行就医,并将就餐史告诉医生。

总之,无论泡发木耳还是鲜木耳,虽然导致中毒的后果很严重,但其概率非常非常小,从历史数据来看比鲜银耳中毒的概率小得多。

只要遵循上面的建议,你真不用担心,黑木耳还是很健康的食品。

参考文献共0
终结谣言上腾讯较真 专业查证 | 粉碎谣言 | 守护真相
前往关注

ask logo提问

share logo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