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con
搜索
jz icon
本文遵循较真内容原则
天冷时尿频尿急是得病了result img
流传说法:冬天容易尿频尿急,是尿路健康出现了问题。
较真鉴定分情况
查证要点

1天冷或者冷刺激下容易出现尿频尿急,先别着急上医院,这可能是个寒冷低温刺激下的正常身体反应。

2出现这种现象,有三重发生机制解释:①寒冷刺激抑制抗利尿激素的产生,导致肾脏泌尿增加;②外周寒冷感受器传入信号可以直接刺激膀胱进入激活状态,导致尿频尿急症状;③局部轻度低温刺激外周皮肤温度感受器,也可以激活膀胱出现过度活动。

3寒冷刺激导致的尿频尿急症状,只是暂时的,会随着寒冷刺激的解除而消失,不需要担心,也要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如果是尿路感染或其他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尿频尿急,一般持续时间更长,跟寒冷刺激无直接相关性,还常伴有其他症状,出现这些情况,需要引起注意,及时去看医生。

时间·2018-01-01

来源

·

腾讯较真

冷风一刮就想上厕所,你中招过吗

undefined

进入冬季,除了寒冷,还有一事给很多人带来极大困扰,那就是沾点冷刺激就会出现尿频、尿急,有的人甚至出现尿失禁——尿裤子。原本有下尿路疾病的人更容易中招,有研究报告这个人群中招的比例高达46%[1]。而且,即使是健康人也不能完全幸免[2]。

这是怎回事呢?

网上有很多答案,可谓五花八门。

有人说,这是由于天冷皮肤毛孔闭合,水分散发减少,就只能通过尿液排泄。

也有人说,这是冬天人们喝水减少,尿液浓缩,膀胱更容易受刺激所致。

传统医学则认为,这是由于寒邪入内导致肾阳不守导致。

所有这些说法,离正确的答案都谬以千里。

那么,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这事说起来还真有点小复杂,具体发生机制可以概括以下三个方面:

寒冷利尿

人是恒温动物,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它的循环是调节身体热平衡的主要机制。皮肤血管在接受交感神经缩血管和扩张血管双重系统的控制下,可以产生强大的调节能力,在不同环境温度下血液循环量差异巨大。适温环境、静息状态下,皮肤的血流量大约是250毫升/分钟。在显著的高温下,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最高可达6~8升/分钟。寒冷状态下,人体主要依赖皮肤血管收缩来减少热量丢失,当环境温度降低到15℃时血管收缩达到最大程度,血流量可以降低到20-50毫升/分钟。局部皮肤持续受低温刺激,循环甚至可以完全停止,血流量可达0[3]。

我们知道,人体的循环系统可以分为外周循环和中央循环,皮肤血液循环就是最大的周边循环库。寒冷低温刺激会导致皮肤血液循环量快速降低,更多血液会转移到身体深部的中央循环中。这时,人体感受器就会向脑传递血容量增大的信号,同时血压也会有一定程度升高。这就会抑制下丘脑生产、分泌抗利尿激素[4]。

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分泌的9肽激素,它能使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增加对水的通透性,从而使更多水重新吸收回体内。

寒冷刺激抑制抗利尿激素的产生就会导致肾脏泌尿增加,这种现象被称为寒冷利尿。

尿液增加也就很自然会增加排尿次数,给人以尿频的感觉。

比如,在一项麻醉(为了消除寒颤的影响)大鼠实验中,从37.5℃环境转移到28℃轻度低温,尿流量从1.8μL/分钟迅速增加到5.7μL/分钟,当恢复到原先的温度,尿流量也随之恢复到2.1μL/分钟。

这种寒冷利尿,在游泳时会感觉特别明显,尤其是长距离游泳和低温冬泳者这种感触会更深刻。这也是长距离海水游泳运动员必须持续补充水分的原因。

然而,这却不是寒冷天气尿频的主要原因。

undefined

寒冷环境直接刺激膀胱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每24小时可以产生1~2升尿液,膀胱容量一般在500~800毫升。但是排尿次数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个人习惯,多数人在膀胱达到300~500毫升产生尿意就会主动排尿。这样,人们通常每天一般排尿4~6次。

寒冷利尿效应在体液达到新的平衡后就会消失,总体上尿量的增加是有限,每天即使增加1~2次排尿也算不上尿频,更不会出现尿急、尿失禁。因此,寒冷利尿效应并不是寒冷天气尿频的主要原因。

医学上有一种尿流动力学测试,将冰水直接灌注到膀胱中,可以激发下尿路功能紊乱患者出现膀胱神经病理学症状,称冰水试验[5]。就是说,寒冷可以直接刺激膀胱过度活动,表现出尿频、尿急甚至尿失禁症状。

但在通常的寒冷环境条件下,膀胱不可能受到“冰水试验”这样极端直接的冷刺激。而低环境温度又的确会引发尿频尿急的现象。这提示着身体外周寒冷感受器的激活也可以直接刺激膀胱活动性增加。

这种影响已经在大鼠实验中得到很好的解释。实验[6]中,清醒大鼠先处在室温(27℃)环境20分钟,然后转移到低温(4℃)环境40分钟后,再转回到27℃室温环境。结果发现,进入4℃低温环境后大鼠膀胱容量出现瞬时降低,排尿频率快速增加,随后出现缓解。当转移回室温环境,膀胱反应性很快恢复到原先的水平。

实验证明,即使不直接刺激膀胱内壁,外周寒冷感受器传入信号也可以直接刺激膀胱进入激活状态,导致尿频尿急症状,这与人类临床观察相一致,可以解释人处在寒冷环境引发的尿频尿急现象。

急性寒冷诱导的尿急

然而,以上两种机制尚不能解释另一个广为人知的、环境温度影响膀胱功能的现象,那就是即使身体有限的局部部位、短时间内暴露于轻度寒冷刺激,也同样可以引起尿急,甚至伴有尿失禁。

比如,用冷水洗手,游泳时一只脚刚踏进泳池,赤脚踩在寒冷的地面上,甚至一阵寒风袭来,都会立刻感受到排尿的冲动甚至出现尿失禁。

为了将之与上述寒冷利尿和寒冷环境膀胱刺激相区分,医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为急性寒冷诱导的尿急[7]。这种现象虽然常见于膀胱过度活跃(可以是疾病,也可以是功能性的,本身就是敏感)人,但有时也可以见于健康人,特别是老人和儿童 [8]。

长久以来,这种现象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理解和解释,有人将之归于巴甫洛夫条件反射[9]。

近年来,存在于许多组织细胞膜上的瞬时受体电位(TRP)阳离子通道受体家族作为温度感受器(所谓辣椒素受体TRPV1,就是这个家族最早发现并被研究最为深入的成员之一,它可以被高于42℃的伤害性高温激活)的发现为揭开这个谜团带来帮助。

这个受体家族负责寒冷感受的主要是TRPM8和TRPA1,TRPM8感受温度范围是轻度低温15°C∼30°C,TRPA1则感受低于17℃的伤害性寒冷。

研究发现,这两种受体也分布于下尿路,并与尿路活动信号传递相关[10] 。有多个研究结果显示,即使是局部轻度低温刺激外周皮肤温度感受器,也可以激活膀胱出现过度活动,而且这个过程是由TRPM8介导的。

这就可以很好的解释了出现在人类的急性寒冷诱导的尿急现象。

如何应对寒冷诱导的尿频尿急

尿频尿急等下尿路刺激症状给很多人的生活造成极大困扰,尤其是女性和老年人。虽然这些症状常出现在尿路感染和其他疾病,但是也有很大部分属于功能性紊乱。

寒冷诱导的尿频尿急不但会增加人们的这种困扰,同时也增加人们是不是患上尿路疾病的担忧。现在,明白了寒冷诱导的尿频尿急的几种状况和机制,至少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给受此困扰的人们提供帮助:

1. 消除不必要的担心。了解并正确理解寒冷为什么会诱发尿频尿急,就会明白这只是寒冷刺激导致的功能性症状,这种症状通常是暂时性的,而且会随着寒冷刺激的解除而消失,不需要担心。如果是尿路感染或其他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尿频尿急,一般持续时间更长,跟寒冷刺激无直接相关性,还常伴有其他症状,出现这些情况,需要引起注意,及时去看医生。

2. 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尿急尿频最常见的原因是泌尿系感染,往往需要服用抗生素治疗。正确区分寒冷诱导的尿频尿急与尿路感染导致的尿路刺激症状,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治疗,从而减少毒副作用的危害和耐药性的发生。

3. 可以做出针对性防范。明白寒冷诱导尿频尿急的几种情况和机制,可以做到有的放矢的进行预防。比如,避免像用冷水洗手、赤脚踩冰冷地面等诱发状况,知道什么情况下应该注意保暖。

4. 预防脱水。尤其需要提及的是,老年人往往存在不同程度脱水,如果长时间处在寒冷环境,比如室外锻炼、特别是冬泳,势必加重脱水。从事这类活动的人们,应该注意及时、足量补充水分,避免脱水的发生及其潜在的危害。

undefined

较真知识点:

受体泛指可以接受一些物质(配体)刺激发生结构变化而发挥生理功能的大分子物质,最多的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之前其实并不知道感受器的结构和分子机制,教科书上只是笼统的说“某某感受器”。TRP受体家族的发现是很大的进展。

参考文献共12

1[1] M. Ghei, J. Malone-Lee. Using the circumstances of symptom experience to assess the severity of urgency in the overactive bladder. J Urol, 2005:174, 972-976

2[2] T. Imamura, O. Ishizuka, O. Nishizawa . Cold stress induces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Int J Urol,2013: 20, 661-669

3[3] Nisha Charkoudian. Skin Blood Flow in Adult Human Thermoregulation:How It Works, When It Does Not, and Why. Mayo Clin Proc. 2003;78:603-612

4[4] M. Broman, O. Kallskog The effects of hypothermia on renal function and haemodynamics in the rat . Acta Physiol Scand, 1995;153,179-184

5[5] S. Al-Hayek, P. Abrams The 50-year history of the ice water test in urology J Urol, 2010;183 ,1686-1692

终结谣言上腾讯较真 专业查证 | 粉碎谣言 | 守护真相
前往关注

ask logo提问

share logo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