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布里斯托粪便分类法,形状像香蕉一样,且表面很光滑的大便是最正常的大便。
时间·2016-11-24
来源
·腾讯较真
大便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泄物之一,大家应该对其有所了解。
大便的出身
在正式谈话之前,我们要先了解大便是怎么来的。
吃进的食物,先经过胃内的储存和初步粉碎,然后在小肠完成消化吸收过程,剩余的部分(膳食纤维、更新脱落的肠黏膜,肠道细菌及其分泌物)再进入结肠,完成最后的吸水浓缩,最后以成形软便的形态到达直肠。
当直肠积聚大便到 100g 以上时,肠壁感受器会将要排便的信号传到大脑排便中枢,随后中枢发出相应指令,收缩结直肠平滑肌,同时还收缩腹肌、膈肌增加腹内压,肛门括约肌一放松,直肠里的大便就挤了出来。
如此周而复始。从食物进入口腔,到最后排出大便,需要大约 30 小时,吃的素些走的就会快,肉吃的多呢走的就会慢。一次排便的重量大约是 150~250g。
大便的形成过程经过了整个消化道,所以大便的变化可以间接反应整个消化系统的健康状况,我们既可以借助仪器进行大便化验,又能通过直接观察大便的变化来做健康自检。
要通过观察大便来做自检,首先你要知道正常的大便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大便的模样
这张图是广泛流行的布里斯托粪便分类法。
第四种就是很多人眼中完美的大便,也被称之为「香蕉便」。有人会因为自己的大便不是这种形态而忧心忡忡。这种担心并不总是必要的。
大便的形成与排出过程,受到食物组成、肠道解剖和菌群结构等很多因素的影响,排便情况存在个体差异性。这几餐吃的膳食纤维偏多些,大便可能就会松软呈块样,那几餐吃的少了些,也许就会硬结干燥。第三型跟第五型大多也没问题。
食物中还有一些完全消化不了的成分,比如玉米皮,让大便表面变得皱皱巴巴,甚至有些坑洼,这都是正常的。
大便是为排泄而生,不是艺术品。有些人非要去追求完美大便,甚至「香蕉便」也不达标,这就有些不切实际了。过度的关注可以引起胃肠功能的紊乱,更容易使排便受到影响。
大便的颜色
正常大便是黄褐色的。这种黄褐色来源于肠道内胆汁的代谢产物粪胆素。大便在肠道内越久,粪胆素转化越完全,也就越趋向于棕褐色。反过来,肠道走的快时,有些胆汁来不及代谢转变为粪胆素,这样大便就会趋向于胆汁的本色——黄绿色。
食物的五颜六色并不容易影响到大便颜色,是因为叶绿素、花青素、胡萝卜素这些色素都会在胃肠道代谢破坏,丧失本色。当然也有特例,当你大量食用某些深色植物性食品,花青素来不及全部代谢,接触到碱性的肠液就会把大便染成蓝绿色。还有些植物颜色来源于不能被机体代谢的色素,比如红心火龙果就富含甜菜红素,吃完之后不光大便会变成红色,尿色也是血红的。
吃这个要有心理准备哈,真的会好红……
有些药物也容易给大便染色。比如氢氧化铝可以让大便变白。能让大便变黑的药物更多一些,包括纠正贫血的铁剂,治疗胃病的铋剂,以及肾病常用的药用炭。
大便的次数
有的人还很纠结大便的次数,不能每天规律的时间去一次大便就要忧心忡忡,其实这大可不必。判断排便正常与否,最好的办法是看它是否影响你的生活质量。如果你
●可以轻松排便,而不需要使很大劲,不觉得痛,也不太费时。
●粪便次数没有少到常觉得腹部胀满或者不舒服,也没有因为太过频繁以至于影响到生活工作和社交。在 1 天 3 次到 1 周 3 次的范围之内。
●有了便意之后,即便不能马上如厕,也能等几分钟而不是无法忍耐。
那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重要的话可以再说一遍。大便的模样也好,颜色也好,次数也好,不存在一个严苛的正常标准线,都可以接受在一个正常范围内波动。
当然我们也要把真正异常的大便给拎出来。
报警的大便
大便变细 在原来干结的基础上逐渐变细,甚至细到小指一般,并且易中断。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一定要警惕直肠或者结肠下段的肿瘤,肿瘤压迫导致肠道狭窄,大便就会随之变细。
大便很臭,很油 大便的臭味来源于细菌分解蛋白质产生的吲哚、粪臭素等,所以吃的肉类多,大便就会臭一些。当出现胰腺或肝脏的疾病时,食物不能充分消化吸收,细菌的蛋白质食物增多,粪臭味就会增加,同时大便也会因为脂肪含量增加变的很油。
红色大便 除了前面讲的红心火龙果等食物影响。导致大便发红的原因就是肠道出血。出血的部位靠近肛门,比如痔,这种血迹就是处于大便表面或者便后滴鲜血。出血部位在离肛门远一些的肠道,红色血液就会整个的跟大便参杂在一起。
黑色大便 排除掉铁剂等药物影响,黑色大便一般提示存在胃和十二指肠出血,血细胞里的铁因为和肠道内硫化物结合为硫化铁而呈现为黑色,同时肠黏膜受硫化铁的刺激分泌粘液增多,这种黑便都是黑油油的。这种出血可以是溃疡、肿瘤等多种严重疾病引起,不可掉以轻心。
白色大便 因为大便的颜色来自于胆汁,当胆汁在肠道内缺失时,大便可能就会变成灰白甚至白色。要么是胆汁分泌减少的严重肝炎,要么是胆汁被「堵」住的胆管结石或者胆管周围的肿瘤。
大便习惯突然改变 如果近期没有明显饮食改变,但一段时间里,上厕所的规律、次数都发生了变化,这通常也不是什么好的信号。这种改变可能与结直肠肿瘤有关,需要就诊检查处理。
上面这些大便改变,只要稍加留心就可以注意到的。而借助于检查手段,我们还可以更早的发现大便有价值的一些细微变化,防患于未然。
比如胃出血可以导致黑便,当只有极少量出血的时候,大便可能并没有可见的发黑,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大便隐血检查来找到这少量的出血,尽早提醒我们去做相关检查。
所以,除了相信自己的眼睛,还要做到定时的大便化验检查,尤其是在 40 岁以后,不要觉得大便化验不起眼,而放弃这个早期诊断疾病的好机会。
提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