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con
搜索
jz icon
本文遵循较真内容原则
河豚毒素不耐热,煮沸就能破坏毒性result img
流传说法:吃河豚怕中毒就把河豚煮熟煮透,因为河豚毒素不耐热,煮熟即可杀毒。
较真鉴定谣言
查证要点

河豚毒素对热很稳定,煮沸也不能破坏它的毒性,另外盐腌或日晒也不能破坏其毒性。

时间·2018-12-21

来源

·

谷传玲营养师

跟河豚已经有好久的缘分了undefined,2014年8月去台湾游学,在海边抓到一只,给放生了;

2016年6月到烟台,海钓的大爷钓上来一只,我们细细打量了一番又给放生了;

前几天第一次吃到河豚,吃完并没有“一朝食得河豚鱼,终生不念天下鱼”的味觉感受,这可能是因为我并不是一个高水平的吃货。

undefined

 不过不得不说,河豚口感的确鲜美,皮上满满的的胶原蛋白,滑嫩又很Q。

为啥河豚那么鲜美,以至于有人会“拼死吃河豚”?河豚又是含有怎样的毒,还会吃死人?有没有哪些注意事项,能让人安心吃河豚?

为什么河豚鱼那么鲜美? 

 河豚(也写作河鲀),有的品种肚子鼓地像个大气泡,所以也有的地方称河豚为气泡鱼。 

undefined

 它的蛋白含量约为17%~19%,这跟其他鱼差别不大,但是河豚鱼肉中氨基酸如谷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丙氨酸、甘氨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为37.47%~44.72%,这个比例高于草鱼、胖头鱼等鱼。

这是什么意思呢?这些氨基酸都是能提供鲜味的氨基酸,像我们用于提鲜的味精就是谷氨酸的钠盐,鲜味氨基酸的含量越高,鱼的味道也就越鲜美。

undefined

 这个比例在不同品种的河豚鱼里也有差异,比如常见的河豚鱼品种暗纹东方鲀、菊黄东方鲀、红鳍东方鲀里,红鳍东方鲀的该比例最高,该比例比公认的味道鲜美的鳜鱼的相应比例还高,估计有“一朝食得河豚鱼,终生不念天下鱼”的感受的人,多半吃得就是红鳍东方鲀。 

为什么讲“拼死吃河豚”? 

 之所以吃河豚可能会要命是因为河豚鱼含有河豚毒素,这是一类毒素,具体包括河豚素、河豚酸、河豚卵巢毒素、河豚肝脏毒素,其中河豚卵巢毒素的毒性最强,它的毒性比谍战片里潜伏者藏在牙缝里,身份暴露时一咬牙就会死亡的氰化钠,还要强1000倍,大约0.5毫克就会致人死亡。 

undefined

 这些毒素存在于河豚肉之外的所有组织,比如卵巢、肝脏、肾脏、血液、眼睛、鳃、皮,其中卵巢和肝脏的毒性最强,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河豚鱼肉都不含毒,比如南海地区的河豚也含河豚毒素。

只有杀河豚经验丰富的师傅才能把毒素除干净,另外如果河豚死了很久,河豚内脏里的毒素还可以渗入鱼肉中,让原本无毒的鱼肉也含毒。

undefined

 另外河豚毒素对热还很稳定,煮沸也不能破坏它的毒性,另外盐腌或日晒也不能破坏其毒性,所以除了吃鲜河豚中毒以外,也有吃河豚鱼干中毒的报道,比如《防城港:商贩销售河豚鱼干 一居民食用后中毒身亡》,如此看来,吃河豚真是“杀机四伏”。 

 吃河豚时要注意什么? 

1、不吃野生河豚。

含河豚毒素的一般是野生河豚,所以亲朋从海里钓上来的河豚不要吃;餐厅声称河豚是野生的,味道更鲜美,自然也不能吃。

2、不买活的河豚鱼。

虽然国家法规明确禁止加工经营所有品种的野生河豚,也禁止贩卖活的河豚,但是仍有不法商贩会违法经营,比如2017年12月30日就爆出了《北京海鲜市场违规私卖活河豚》的新闻;消费者难以判断河豚鱼是野生还是养殖,为了避免中毒,唯一能做的就是不买活的河豚鱼。

undefined

 3、在餐厅吃河豚要追根溯源。

国家法规禁止经营活的河豚,所以餐厅不能养活的河豚,必须采购屠杀好的河豚,而且采购方也必须是在农业部备案的河豚鱼源基地;河豚鱼出厂时,包装上还必附带追溯二维码,并标明产品名称、执行标准、原料基地及加工企业名称和备案号、加工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检验合格信息等;消费者点河豚鱼之前可以让餐厅出具这些材料。

 

undefined

4、不要吃来路不明的河豚鱼干。

河豚加工成鱼干后,难以辨别是什么品种的河豚,很难判断是否有毒。

2017年10月、11月均有吃河豚鱼干身亡和中毒的报道《广西防城港:商贩销售河豚鱼干 一居民食用后中毒身亡》、《北京:疑河豚鱼干有毒,卖家被诉十倍赔偿》,所以来路不明的河豚鱼干也不能吃,如果吃,同样需要选择有资质的商家,并让其提供追根溯源的信息。

参考文献共0
终结谣言上腾讯较真 专业查证 | 粉碎谣言 | 守护真相
前往关注

ask logo提问

share logo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