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婴儿在六月龄之前的确不能添加母乳和配方奶之外的食物,也就是说,六月龄以下的小婴儿是不可以吃桃子的。
2但是六月龄以后的婴幼儿,需要在以母乳为主的基础上,有技巧地、循序渐进地添加辅食,其目的在于锻炼婴儿的进食能力(送喂、咀嚼、吞咽等一系列动作)、培养婴儿对母乳/配方奶以外的食物的接受度以及提供适量营养。
3桃子也在可提供辅食范围内,不过不能排除婴儿存在对桃子不耐受的情况。
4对桃过敏存在着强烈的个体差异,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宝宝都长时间严格地不能吃桃。
时间·2019-07-28
来源
·腾讯较真
盛夏进行时,吃桃好时节。香甜可口的桃子,可以说备受男女老幼的喜爱。但是却有网帖声称,有四种人都不能吃桃子。这是真的吗?
一、平时内热偏盛,容易生疖的人不能吃?假的
(网帖截图)
文中的“疮疖”在医学专业术语中称为“疖”。
疖是一种长在皮肤上的硬包块,通常是由致病菌入侵皮肤毛囊和周围组织后导致的感染引起的。
现代医学领域中并没有机体“内热”一说 ,把“内热”作为病因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患者感受到的患处红肿 、触之有痛、肿块中有脓液,实际上是化脓性炎症的表现——红、肿、痛、脓。
而桃子和疖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它不是容易生疖的人需要忌口的食物。
通常情况下,偶尔长疖可自行痊愈,只要保证皮肤表面清洁、不用外力去刺激它就行;但如果症状严重或长期不见好转,需要及时就诊正规医院皮肤科,获得真正的对因对症治疗、护理和防复发方案。
在饮食方面,我们要注意均衡饮食,避免营养不良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和皮肤防护功能的减弱,从而引起疖的发生。而桃子作为均衡膳食的一环,能为机体提供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核心营养素,对包括免疫系统在内的方方面面,都是很有利的,完全不需要避讳。
二、婴幼儿不能吃桃子?分情况
(网帖截图)
婴儿在六月龄之前的确不能添加母乳和配方奶之外的食物,也就是说,六月龄以下的小婴儿是不可以吃桃子的。但是六月龄以后的婴幼儿,需要在以母乳为主的基础上,有技巧地、循序渐进地添加辅食,其目的在于锻炼婴儿的进食能力(送喂、咀嚼、吞咽等一系列动作)、培养婴儿对母乳/配方奶以外的食物的接受度以及提供适量营养。桃子也在可提供辅食范围内,不过不能排除婴儿存在对桃子不耐受的情况。
虽然较出生的时候比起来,六月龄以后的婴幼儿胃肠道发育更加完善,但还是处于比较娇弱的阶段,如果辅食添加方式不当的话,他们可能会出现哭闹、腹泻、便秘、呕吐等一系列食物不耐受的表现。所以辅食添加一般需要顺应婴儿对食物的接受程度,遵循质地从稀到稠,从软到硬,每次只添加一种新食物、并观察数天以确保安全。
但是,婴儿食物不耐受只是一种短期的表现,会随着婴儿消化道系统发育完善而逐渐消失。所以,即便宝宝暂时出现对桃不耐受的反应,家长也可以等宝宝长大一点后,再次尝试少量给予,并进行观察:如果不再表现出不耐受症状,且能够接受加量再给予,那说明桃也能被归为安全的食物范围;如果依旧表现出不耐受症状,则建议就医,进行食物过敏筛查;如果确诊宝宝存在对桃过敏,则应该放弃供应。
对桃过敏存在着强烈的个体差异,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宝宝都长时间严格地不能吃桃。
三、多病体虚的人以及胃肠功能衰弱的人不能吃桃子?分情况
(网帖截图)
多病体虚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描述,没有具体疾病情况的描述以及可量化的医学评估指标作为参考,无法简单根据这四个字去判断患者的食物禁忌。
至于胃肠道虚弱的人群,也并不需要完全避开桃子的摄入。
和其他水果一样,桃子含有膳食纤维,但是较其他水果来说含量偏低。桃子每100克含膳食纤维仅为1.5克,而梨子每100克含膳食纤维3.1克,香蕉每100克含膳食纤维2.6克。
因为膳食纤维能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所以存在胃肠道出血、腹泻等症状的病人需要避免或限制总膳食纤维的摄入来规避刺激。所以,桃子是否也在限制范围之内,需要根据当下的病情发展及饮食搭配来定夺。
膳食纤维还会在肠道中产气,可能会引起腹胀的不适症,所以爱胀气的人不能一次性吃太多膳食纤维来增加负担。同样地对于这类人,桃子倒不一定不能吃,也是需要根据当下的饮食搭配来做出决策、或者调整为少量多次。
另外,桃子也含有果糖、葡萄糖以及蔗糖(每100克含量分别为1.53克、1.95克、4.76克)。其中,果糖可能会造成胃肠道不适。
有一类人存在果糖吸收不良的情况,在摄入过量果糖后,可能会出现腹泻、腹胀、腹痛等胃肠道的症状。所以,果糖不耐受的患者需要选择果糖含量少的食物,而且由于足量葡萄糖的摄入有助于果糖的吸收,患者还需要尽可能确保所摄食物的葡萄糖与果糖含量比值至少是1:1。再来看看桃子,单位重量的果糖含量低,且葡萄糖含量超过果糖,所以理论上来说,桃子对于果糖吸收不良人群来说属于安全的范畴,只要注意单次小份额摄入、并且避免单独食用桃子,就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可能的不良反应。
另外,老人和儿童的消化功能不够强,吃质地硬实的食物可能会出现胃肠道不适,可以通过挑选熟、软的,或者通过适当蒸煮的方式,将桃软化后再摄入。
四、糖尿病患者要少吃桃子?假的
(网帖截图)
要考察桃子对糖尿病人是否友好,我们不得不搬出血糖生成指数(GI)和血糖负荷(GL)两个指标了。低GI且低GL的食物单位重量(100克或1份额)为机体贡献可利用碳水化合物的量少、机体消化和吸收碳水化合物的速度慢,所以摄入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变化平缓、峰值低,不会起大波动。
桃子的GI值为28,属于低GI食物,GL值为2.8,属于低GL食物,即便是一次性吃了200克桃子,都对血糖波动的影响不大。所以,桃子对糖尿病人来说是安全的食物,在膳食安排合理的前提下,只要保证摄入量合理(每天吃200~350克低GI水果),糖尿病人可以放心吃桃,不需要刻意少吃。
总之,除了极端情况比如对桃子过敏,患者需要完全避开桃子的摄入外。一般情况下,大家吃桃解馋都是没有禁忌的,但能不能“管饱”(成年人每日水果总摄入推荐量为200~350克),则要看具体情况了,有限制条件的人,可以采用少食、多次、蒸煮、软化等方法来享受桃子的美味,完全没必要像某些自媒体说的那样不能吃。
提问
分享